+18888889999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寻找自然规律研究的新角度

你的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产品分类4

寻找自然规律研究的新角度

2025-08-07 18:45:50

  研究宇宙运动和自然界演化规律,需要寻找一个切入点,并根据自己对规律的把握,在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一套严密的研究体系。本文旨在将一种概念体系呈现出来,供人们探讨。

  在2005年的“全国第四届人天观学术研讨会”上,李万源提出了“振动论”思想,在求真、求实的动力驱使下,把一些科学概念在前人规范的基础上,又从新的角度进行了规范,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关注。这一理论体系分层、分相、变换角度地观察事物,反映了独特的分析方法。其中《元素平方周期表》、《物质系统中的亥焦律》、《生物空相三维律》、《生物五时六空规律》、《生命科学中的狭义进化律》、《生物界转化的中心规律———生物三转律》、《相反律———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规律》等论文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刊登。

  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或概念群,“振动论”将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看做周期性的振动过程,鸟瞰和透视相结合,详细论述了事物运行和生命活动规律,对宇宙运动规律提出了一些新见解。自然界各种事物因有限周期性的无限展开、无限循环而得以存在和新生,这种循环不是封闭的圆环,而是开放的系统;不是遥遥千里后返回原地,而是经过“否定之否定”获得螺旋式上升。“振动论”认为,一切物质运动均具有周期性(固有周期性)、频率性、速度性,且频率与速度成正比,与温度、压强、能量等物理量成正比,而与时空成反比。所有运动周期均具有振动性,故称为万有固有频率。一切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与振动有关,即一切振动都是相互作用的。如光的相干性、生物学声光电现象、潮汐现象、生物钟与地球自转周期、公转年周期、季段及与月球周期的关系等等。振动和周期具有普遍性,因为“振动”寓于事物、事物组件的周期性重现之中。

  “振动论”大部分内容覆盖了从宏观的宇宙到微观分子甚至基本粒子的广大范围。“宇观—宏观”结论———从太阳系行星运动周期到声、光波的周期以及潮汐和地球板块运动等不同物质的运动周期,都是由局部层次内固有振动频率决定的,并且物质的振动是物质合成和物质分解的基本动力。随着时空的变迁和自然界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生命物质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而形成,后来再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逐渐造就了今天生物界形形的多样性。“微观”结论———在漫长的物质分合过程中分子由小到大,从无机到有机,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里,逐渐地产生了原始的生命形态———细胞,继而产生不同种类的生物。

  “振动论”概念体系纵观整个生命历史,用“分化律”的眼光合理地分析、推演生物进化规律,从“动力源”等角度得出不同层面的生物系统发生规律,并分析其符合于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借鉴意义。“振动论”体系中的“狭义进化律”认为当生物外部条件的变化率(变化速度)低于生物本身所固有的进化率(适应率、适应速度或进化速度)时,该变化率将对生命体具有促进并使其进化的作用(谓之“利”),其促进进化率与小于率呈反比关系;当条件的变化率大于生物本身所固有的进化率时,则对生物具有抑制破坏作用(谓之“害”),其大于率与抑制破坏率呈正比关系。当抑制为可逆时,抑制率与促进进化率呈正比关系,反之(不可逆),则抑制率与破坏率(退化率)成正比。

  借鉴古代“五行说”对世界万物起源的解释,李万源认为“五大因素”的作用造成了当今生物界中不同物种和不同个体的千差万别,即一切群体或个体差异。生物在40亿年左右的演化的方向和速度,具体体现为五相差异进化率(时相差异、空相差异、群相差异、个相差异和焦相差异)。五相差异进化率从时、空、群、个、焦等各视角、多维度地剖析进化现象,可以说是生命现象认知方法的发展。

  将对“振动论”概念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导入人类社会发展的轨道,“极阳进化论”指出,应注重教育从而培育极阳者,引导其发挥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只有辩证地认识、对待和处理极阳者群体,才能扬长避短,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和特长,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

  笔者品味“振动论”概念体系,认为可以从中获得某些启迪。毋庸讳言,作为一个非专业科技工作者,李万源的论著中尚存在不妥或不足之处。也恳请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提出合理的意见。如果能从不同的方位寻找宇宙和生命研究的支点,科学理论就会更加逼近科学真理。包容和批判地吸收一切科学的理论成果,有利于人类发展。特撰此文力求抛砖引玉。(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电话:0898-66889888  手机:18888889999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